近年来铁路部门在定点扶贫、建设扶贫和运输扶贫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得到高度评价。
要想富,先修路。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路部门累计完成3.6万亿元铁路基建投资,投产新线3.9万公里,109个县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198个县跨入高铁时代;81对公益性“慢火车”26年不调价,每年运送沿线群众1200万人;铁路部门定点扶贫的4县区和所属企业重点帮扶的53个村全部脱贫摘帽,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目前,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三农”工作重心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铁路部门对事关乡村振兴项目重点部署,优先保障,增强服务的系统性、前瞻性,更好地发挥铁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道路通,百业兴。到2020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63万公里,建成155个无轨站,惠及600余个边远山区县百姓,服务欠发达地区交通设施建设、农产品运输、农民外出务工等,让农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民众享受到经济发展释放的殷实红利。2021年,铁路部门预计投产新线3700公里左右,到202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7万公里左右。方便快捷的铁路交通体系将城镇乡村与中心城市吸纳互联互通,不仅能直接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还能进一步拓展欠发达地区产业、消费、就业等帮扶成效。农村民生进一步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铁路交通起到的重要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根基。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铁路部门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除能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还能带来新理念、搭建好平台、形成好机制。有序推进覆盖广大乡村地区的铁路项目,“智慧铁路”前景可期,其外溢效应激发乡村地区人员、物资、产业、技术等方面的流动与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共同致富和乡村振兴发展。不断提升公益性“慢火车”开行品质,保持运价优惠扶助等一系列乡村振兴组合拳,政府、社会、企业、市场共同形成的专项振兴、行业振兴、社会振兴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振兴格局,有利于构建起“农有”“农治”“农享”三大机制,推进新农村合作体系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致远。
千年标尺,百年起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不亚于脱贫攻坚,铁路部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先行作用,为乡村群众搭建起“连心桥”、铺就“致富路”。启航“十四五”,“乡村振兴列车”车轮滚滚,满载美好憧憬和希冀,阔步前行在康庄大道上。(齐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