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中国经济网报道,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10月1日至11月8日,国家铁路发送电煤1.57亿吨,同比增长26.8%。至11月8日,全国363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平均可耗天数达到21.8天,较9月末增加7.8天,存煤可耗天数7天以下的直供电厂全部消除。
保煤供就是保民生。今年冬天的脚步走得似乎更着急了些,刚进11月份,一场从西到东、从南到北的寒潮带着大到暴雪袭击北方地区,零度线不断南压,供暖发电所需燃料煤炭的消耗量逐步增加。为了保证发电及供暖需求,从各级政府到交通运输部门、煤炭生产企业积极行动,相互协作,保证人民群众温暖过冬,让用电企业不断电不限电,使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全方位出击,畅通煤炭运输大通道。铁路作为交通大动脉,受环境气候影响小,在煤炭抢运过程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马当先,保证煤炭源源不断运到目的地。为了保证煤炭运输一路畅通无阻,铁路部门充分发挥“一盘棋”优势,精准调整运力,疏通各环节节点。同时合理用好疫情期间部分线路减少旅客列车开行数量后释放出的运输能力,增加煤炭运输列车开行数量,极大地满足煤炭运输需求。另外加大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产煤地区装车组织,提高煤炭产地装车效率,对于到港到厂煤炭列车,积极组织卸车,积极组织空车返回装车地,提高空车利用效率。
近几日北方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多地降下大到暴雪,交通受到严重影响,为了保证钢铁大动脉畅通无阻,保证抢运煤炭列车正常运行,铁路部门不分工种,不分级别,全员出动,全天候清扫积雪,保证行车设备畅通无阻。比如通霍、霍白、锡乌等铁路货运线受冰雪影响严重,数万名铁路干部职工日夜坚守岗位,扫雪除冰,保障东北能源运输通道畅通。珠斯花、霍林河等车站的调车员,克服冰雪带来的困难,在风雪中昼夜奋战在运输生产一线,一昼夜解体列车23列,编组货运列车27列,接发列车145列,保证了煤炭运输大通道畅通无阻,保证了煤炭源源不断运输到发电厂及供暖企业。
中国铁路发展成果,在抢运煤炭中大显身手。我国铁路建设成就举世瞩目,14.63万公里铁路线纵横交错,相互成网,保证了货物运输通道四通八达。特别是重载铁路在煤炭运输中起到了“大力士”作用,在煤炭抢运过程中,多举措挖掘潜力,增加运能,提升了唐呼、大秦、瓦日、浩吉、石太、侯月线等重载铁路运量,成为抢运煤炭的坚强后盾。
以行动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铁路部门从10月份开始,多措并举抢运煤炭,截至11月8日,东北地区78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可耗天数达到20.8天,较9月底增加6.6天。日前,秦皇岛港存煤量已达555万吨以上,满足了全国各地发电及供暖需求。
煤炭保供运输,既暖了民身,又暖了民心,同时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让人民群众在“温暖”的冬天里,幸福感满满,获得感满满。(李白冯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