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新华社新媒体报道,从青丝到白发,从司炉到“首席机车司机”,杜海宽始终坚守在火车司机岗位上,创造了连续36年零违章、零违纪、零机破、零晚点、零投诉的“五零”纪录,安全运行5500多趟、160多万公里。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有人说中铁呼和浩特局包头西机务段电力机车司机,58岁的杜海宽是人生赢家,相继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于今年11月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这些耀眼光环背后,是杜海宽工作36年来持之以恒,认认真真干好一件事情的结果。也正如杜海宽所说:“哪有什么独门秘籍,只不过靠日复一日的坚持。”杜海宽1985年学校毕业,主动放弃工作环境好的机关科室工作,请缨到生产一线,36年来,从蒸汽机车司炉、副司机到司机,然后再从内燃机车司机到电力机车司机,全身心投入到火车驾驶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也不可能轻轻松松掌握精湛的技艺,所有的幸福、所有的运气都储藏在不懈的努力中。为了让自己驾驶火车技术炉火纯青,杜海宽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学习各种类型火车头工作原理,在火车驾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009年杜海宽成为一名电力机车司机,在值乘包头到榆林的客车时,为了操纵列车平稳运行,每次出乘时,他都要在驾驶台上立一支笔,当笔倒下时,就让徒弟详细记录时间、地点,以及该路段的路况、天气情况和操作过程,以此来检验自己的驾驶技术。在退勤后认真分析总结,并进行改进,光这样的笔记写了满满7大本,每一字每一笔都浸透着杜海宽辛勤的汗水。就是靠着这样日复一日不懈的坚持,使自己的驾驶技术日臻完善,从而练就了“起车客不知、停车客不晓”的操纵技能。同时他还总结出“三固定、两测速、一对标”的平稳操纵法和“察、检、验”三字故障处理法,这些方法在铁路系统推广开来,使大家受益匪浅,他也成为大家公认的“技术大拿”,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杜海宽在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技能的同时,与自己的徒弟也十分较真,每趟车他都要求徒弟做到“标准化作业一项不差、呼唤应答一句不落”。如果哪位徒弟作业不规范,就会受到“惩罚”,他会亲自陪徒弟步行10公里上下班,边走边背规章。严师出高徒,辛苦不负有心人,在杜海宽的严格要求下,他带出的50多名徒弟,都成了技术过硬的业务骨干,其中有很多人走上了管理岗位,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中展示各自作为。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辛苦不负有心人,“为人民群众开好火车,我这辈子只干好这一件事就好!”是杜海宽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不仅说在嘴上,而且为之锲而不舍,全力而为。
杜海宽是成功者,他用坚持描绘了靓丽的人生。正是千千万万个杜海宽,用执着让中国铁路跑出中国速度,让中国高铁成为走向世界一张金灿灿的名片。(冯根新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