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全国热映的《铁道英雄》取材于鲁南铁道大队,也是百姓家喻户晓的电影《铁道游击队》的原型。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临城枣庄一带英勇的铁道队与敌人斗智斗勇,保卫家园的抗战故事。
历史不可忘,英雄不可忘!回望我国抗日战争历程,1945年10月的一天, 在山东枣庄临城沙沟车站,1000多名日军向不足百人的鲁南铁道大队缴械投降。这一幕,在世界军事受降史上堪称传奇,值得被后世铭记。新片《铁道英雄》再次运用电影这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人民英雄的抗战故事,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
超越经典难,融入时代精神更难。1956年的《铁道游击队》也是讲述鲁南铁道大队的抗战故事,和那首经典的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一起,成为了几代人的难忘回忆。《铁道英雄》老片新拍,想要超越经典却非易事,既要讲好故事本身,更需要融入时代内涵,体现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核。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抗战精神内涵主要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铁道英雄》运用声光电影,诠释了伟大“抗战精神”。《铁道英雄》风格硬朗,全片气氛紧张,悬念丛生,八路军战士们在这场既要靠勇气,更要考智慧的较量中,依靠群众破坏日寇作战计划,牵制日军行动,片中处处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生动展现了我国抗日军民的不畏强敌、舍生忘死的“精气神”。
从《八佰》到《金刚川》,再到《长津湖》。纵观近几年国内电影市场,革命历史题材重焕新生,“主旋律”电影也可以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实现“叫好又叫座”。观众们一次次被感动,并非因为震撼逼真的战争场景和壮观炫目的光影特效,而是感动于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感动于抗日军民爱党爱国的坚定信仰。《铁道英雄》再次点燃国人心中的热血,算得上一部直抵人心的好片。(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