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崖上马铃声声,山脚下列车飞驰而过。马帮活跃在大山深处的南昆铁路沿线,他们凭借代代相传的智慧和经验,奔走在崇山峻岭,协助铁路职工保障“西部大动脉”南昆铁路的安全畅通。(央视新闻)
在中国人心中,老黄牛被赋予勤勤恳恳、艰苦奋斗的象征意义。江秀林等“牛人”与铁路职工用古老的运输方式——马帮和现代机械设备一起运送施工物资,保障南昆铁路的安全畅通,这种“老黄牛”精神是十分可敬的。
事业都是干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南昆铁路是西南地区一条东西向运输大干线,是西南出海通道的组成部分。保障“西部大动脉”南昆铁路运输畅通,对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以及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勤恳工作,马帮和铁路职工积极克服困难,守望着飞驰的列车。在南昆铁路安全畅通的背后,是他们老黄牛般的实干担当和无私奉献。
好的线路是养护出来的,但是南昆铁路经过的地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90%的线路都在大山里,很多地方连山路都没有,养护难度十分大。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江秀林带着马帮同铁路职工一起,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把施工物资运到汽车到不了的位于半山腰的施工点,以便能够及时处理隐患,确保行车安全。山陡路滑,他们就寻找其他的路上山;马匹无法继续前行,他们就手提肩扛人工搬运……他们不怕艰险、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是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的榜样。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艰苦奋斗老黄牛到处都是。在连接中国与东盟的大通道上,“信使”马金萍笔记本上写满了各种越南文字,她和同事们在一日往返中争分夺秒,保障中越班列尽早通行。列车长刘艺涵与丈夫宋涛因为各自工作的原因无法共度佳节,只能相约在站台相聚120秒,用忠诚和担当兑现爱的誓言。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的“桥管家”平均年龄只有27岁,他们承担着检修维护这座全球首座主跨超过1000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的任务,昼夜不停保障大桥的运行……这些“牛人”,身上都有着一股“牛劲”,怀着远大的目标理想,对工作始终如一,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奉献多而索取少,用自己的“奋斗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更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用牛劲牛力育新机开新局,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推动各项工作发展,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蓝天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