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吹响了国家交通建设的新号角,同时,也开启了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新征程。
构建完善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发展是引擎。《纲要》指出,要构建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其中铁路20万公里左右;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实体线网里程29万公里左右,其中国家高速铁路5.6万公里、普速铁路7.1万公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疫情当下,铁路发展逆势上扬,无数铁路建设大军用责任与担当,为建成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贡献力量。比如,今年底即将建成投用的北京丰台站,是我国首座采用高速、普速客运车场重叠布置的特大型客站,也是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市公交、轨道交通四位一体的大型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北京丰台站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客站,对于优化完善首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好地服务保障首都和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当今世界高铁客站建设最高水平、保持我国高铁技术领跑优势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完善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创新是驱动。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迈入“十四五”,国内国际新形势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和协调发展。多年来,铁路致力于发展创新,不断打造多方式高效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四网融合”,优化调整运输结构,着力发展多式联运,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物流衔接“无缝化”、运输服务“一体化”,无不彰显出铁路发展中的创新理念。此外,铁路部门还不断推出高铁货运、冷链物流、城乡配送等适应市场需求的铁路货运新产品,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载体,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构建完善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宗旨为人民。国家交通建设,一头连着国家的繁荣富强,一头连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更完备,人民出行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始终是我国交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为满足旅客的美好出行体验,铁路实行电子客票、“刷脸”进站、自主选座、静音车厢、接续换乘、候补购票等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坚持以旅客为中心,充分考虑旅客需求,优化车站区域功能定位和旅客流线,促进与其他交通方式紧密衔接,确保旅客便捷顺畅出行,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举措不断刷新人民对出行的体验感,更实实在在让人民在旅途中感到便捷、舒适和温馨,使得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加。(文/张智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