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东北大地,春潮涌动,暖意融融。
开通不久的京哈高铁沿线,后续优化建设紧锣密鼓;朝凌高铁无砟道床段落钢轨全线铺通,线路开通年内可期;敦白高铁敦化段建设项目无砟轨道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在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路沈阳局)管内,铁路建设工地机械轰鸣、人头攒动。
这是中国铁路沈阳局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举全局之力,加大建设力度,助力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铁路是地区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高质量的路网建设,对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全面实施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促进‘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等意义重大。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管内新增高铁801公里,高铁营业里程总里程达3077.8公里,较“十二五”增长35.2%;新增电气化线路3741.2公里,电气化铁路总里程达7843.9公里,较“十二五”增长91.2%。“几年来,辽宁的铁路路网基本实现了国内国际通道联通,区域城乡广泛覆盖,枢纽节点功能完善,运输服务一体高效。”中国铁路沈阳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8年12月29日,京哈高铁承沈段正式开通运营,辽宁与京津冀地区的互动连接进一步密切;2020年6月30日,喀赤高铁开通运营,京哈高铁辐射范围进一步延伸向辽宁西北部。
高铁建设大步迈进的同时,铁路部门始终心系山区百姓。2018年12月28日,田桓铁路正式通车,本溪市区到桓仁满族自治县间没有铁路的历史至此结束。“田桓铁路打通了山区林海的铁路交通线,更畅通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线,”沈阳铁道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书山说。
谈起田桓铁路开通运营后对地方经济的拉动,王书山的眼前有浮现出桓仁五女山、望天洞等景区客流络绎不绝,滑雪、漂流等旅游项目持续火爆,榛子、葡萄酒等地方特产供不应求的场景。
“十三五”期间,中国铁路沈阳局还加大了既有铁路改造力度,先后完成了锦承线、锦阜高铁路和长白乌3条既有铁路线路复线改造,新增复线915公里。对通辽至大虎山、通辽至霍林河、通辽至四平等15条电气化改造工程完成并开通,既有线路的运力运能得到大幅有效释放。
以辽宁省西北部地区铁路为例,在京哈高铁全线贯通,锦承、叶赤、锦阜高等老旧铁路完成复线电气化改造后,当地铁路年运输能力达到13000万吨,较五年前提升14.6倍,形成了前方入海、后方集疏、以货为主、兼顾客运的铁路运输新格局。
“铁路项目,是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快速通道。抢抓‘十四五”’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优化辽宁铁路交通格局,必将对推进东北战略实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该负责人介绍说,日前出台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沈白高铁、沈丹铁路桃仙机场段外迁工程将全面开工,朝凌客专、金凤扩能项目也将开通运营。
2021年,中国铁路沈阳局将扎实推进重点铁路建设项目,着力提升区域路网质量,持续加大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抓好提前介入、联调联试、工程验收等重点工作,确保敦白客专、朝凌客专等项目如期竣工。同时,加快推进老旧铁路设施补强,持续改善路网质量,努力提高运输组织效率,努力打通运输窄路和“最后一公里”。
(潘麒安 李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