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了铁路部门抢运电煤、保障生产生活供电的报道。和山西等北方产煤省份有所不同,广西本身是一个不出产煤炭的地区。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不产煤的地区,一群铁路人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有效保障了煤炭运输安全和效率,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煤炭供应,生动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集中精力解决转运装车难题,让外贸煤实现走得了。长期以来,广西电厂的发电用煤,都是通过国内外港口运至防城港,在港口装进火车,通过专用铁路线从防城港车站运输到电厂。虽然使用外贸煤可以解决供应问题,但在运输过程中外贸煤却有自身的局限,尤其是印尼煤,其燃点低,在利用火车运输的过程中有自燃的风险,从港口到电厂的转运之路容不得半点闪失,只有通
过测温确定运输安全才可以装车。
为了保障运输安全,铁路部门安排专人在发车之前对已经装车的煤,从车辆前后左右四个部位进行测温。以一列煤炭专列50节车厢来测算,一列车测下来都要抬起、插入测温杠200次,每次检查至少需要2个小时,通过一系列操作有效确保印尼煤顺利完成安全装车运输。今年年初,广西铁路部门通过港口和电厂积极联动,保证了电厂的对于发电煤炭的需求,将库存拉回了20万吨外贸煤,有力地彰显了铁路部门思企业所思,急企业所急的社会责任担当。
找准瓶颈对症下药,多措并举让外贸煤实现走得快。铁路部门深知运输效率对于那些依靠港铁联运实现物资供应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今年冬季寒潮来势汹汹、冬季用电旺季等等重点特殊时段,运输效率可谓是至关重要。对此,铁路部门平时便狠下功夫,致力于研究如何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作业效率。通过一次次深入现场调研,把阻碍运输效率的问题进行逐一攻克解决,提升了港铁联运的效率,铁路货运列车的停滞时长得以大大缩短。一月份防城港车站用车停时6.4个小时,创历史新低,与去年同比下降2.2个小时。此外,铁路部门通过积极协调,采取超前组织、合理调配空车配给比例等措施,畅通煤炭运输通道,缩短车辆停时,保证了电煤运输及时高效。
人民有需要,铁路有行动。一直以来,不管是在大灾大难还是在重大事件前,从不缺少铁路的身影。随着铁路的不断高质量发展,愈加完善高效的铁路网必将让人民共享到更多铁路发展红利。(何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