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扎实推进,融合发展成效显著,绿色发展进展明显,“轨道上的京津冀”助力打开区域发展新格局。
“轨道上的京津冀”,跑出协同发展新格局“加速度”。“十三五”期间,京张高铁、京雄城际铁路、京哈高铁等重点项目相继高质量开通运营,营业里程由8458.3公里增加到9471.9公里,增长12%。京津冀地区“1小时交通圈”初具规模,机场、港口、公路、铁路多种交通方式完美融合,构建起京津冀快速立体式交通体系。“十四五”期间,“轨道上的京津冀”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不仅为旅客提供更舒适的出行体验,为物流运输打造更安全便捷的物联网,还对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产生深远影响,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轨道上的京津冀”,织密融合发展新格局“幸福圈”。“十四五”期间,京津冀轨道交通网将越织越密,一批新线、新站将加快建设。京张高铁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让世界看到中国铁路与时俱进、快速发展、服务社会取得的巨大成绩,传递满满获得感。丰台站将与北京铁路枢纽深度融合,对优化首都交通运输结构,完善首都综合交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京滨城际、京唐城际铁路对实现区域之间资源共享、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京津冀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产业互补,“轨道上的京津冀” 培育和壮大“首都经济圈”新业态,辐射带动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共同繁华。
“轨道上的京津冀”,驶入绿色发展新格局“快车道”。“十三五”期间,构建起的京津冀地区城市绿色物流体系,相比公路运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8万吨,为“碳达峰”“碳中和”做出了贡献。“十四五”期间,“轨道上的京津冀”将加快科技自主创新速度,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一批新设备、新技术应用到京滨城际、京唐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智慧铁路”前景可期。坚持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融合铁路、生态、智慧、景观和文化等多种元素,打造生态廊道……“轨道上的京津冀”使用绿色低碳清洁能源,把“碳达峰”的挑战变成铁路新时期发展的机遇,成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
“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轨道上的京津冀”不断勾勒出一幅幅美好画卷,为加快发展新格局注入强劲动力。(齐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