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上午,满载100标箱电钻、电扳手、砂轮机、电锤等电动工具的X9216次列车,从华东国际联运新城金华南货场启程,奔赴中亚五国。这是“义新欧”中欧班列金华平台累计开行的第1000列,也是全国首趟电动工具专列。(7月30日新华网)
对于处在蓬勃发展中的国民经济来说,物流就像血脉一样重要。金华作为若干个中欧班列重要起点之一,这第一千列载有上百个集装箱的货运列车,可以说是其取得成就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是中国铁路货运转型发展助推国民经济的一个坚实例证。
疫情当前,对于我国经济的冲击,以及的世界经济的冲击,都是非常巨大的。表现在跨境运输物流上,主要体现在运输通道的硬隔离方面。而因为防疫需要,人员的流动性又被有效的控制。想让经济具有活力,人员流动性大大降低的背景下,物流运输的成效却又成为了促进经济活跃的唯一手段。两难情况下,铁路货运班列,不仅仅可以降低物流的资金与时间成本的,同时为物流提供了有效的安全保障,无疑是当下的最好选择之一。
物流周转环节多,接触人员多,涉及面广。有效的物流循环,硬实力是基础。近年来,我国铁路飞速发展的并不仅仅是高铁客专,随着铁路设施的不断完善,从客货并行中解放出来的铁路货运运力,得到空前的释放。同时铁路部门利用行业集中度高,规模效益显著的优势,将曾经期望中准点高效的大规模铁路货运运输,成功展现在世人面前。
铁路市场化、公司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也让铁路部门更具活力与效率。为了中欧班列的大规模有序开通运行,铁路部门积极协调海关等部门,实现班列解编、换装、查验、放关同步交替进行,依靠数字口岸,数据互通的优势,将周转环节进一步缩短,达到了中欧实质性一站式通关。
在运输环节,采取货物分段运输,不涉及人员检疫,让运输更加便捷高效,使之成为国际间运载物资、合作抗疫的重要载体。
安全便捷高效融合在一起,不论是时间成本还是资金成本都得到了极大降低。从而使物流成本低的杠杆效应在铁路运输上进一步放大,表现在疫情中的中欧班列上,也是体现的更加突出。随着疫情的持续发酵,各国制造业受挫明显,却为我国制造业出口提供了机遇,无疑是有中欧班列的一份功劳。
而随着班次的增多,货运能力的进一步加强,中欧班列也成为了保障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并能提供稳定物资运输条件的安全新通道。从高处看,这既保证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也是不断形成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助力。
中欧班列恰是处在转型发展中的中国铁路货运的一个缩影,安全、高效、省时、省力,中国铁路货运助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张宸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