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云南进入了“下一场雨,长一茬菌”的季节,昆明往返贵州盘州市红果的5652/5651次“慢火车”上,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为此美味而前后奔忙的人。5652/5651次“慢火车”被沿线山区布依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群众称为经商购物、务工求学、走亲访友的“便民公交车”,也是种植蔬果老乡们的“脱贫致富车”,极大地方便沿线云南和贵州两省百姓出行和销售农特产品,助力脱贫攻坚。
服务好、惠民生,公益性“慢火车”早已融入沿线群众生活,驶进百姓心窝。5652/5651次“慢火车”经由南昆铁路运行,跨越滇黔两省,在261公里的运行区间内,列车每个小站都停靠。列车虽然是绿皮的,但车型为新型空调列车,全部是硬座席位,全程票价仅31.5元;两站间运行时间最短的仅9分钟,票价最少的仅4元。慢火车沿途经过的地方是云南和贵州的贫困山区农村,平时来坐车的都是当地山村提着菜篮、背着背篓要去城镇集市卖菜的菜农、拎着大包小包回家探亲的乡亲、出去或者回乡的务工者。为此,老百姓都亲切地叫它“扶贫绿皮慢火车”,给铁路沿线百姓带来稳稳幸福。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公益性”慢火车作为铁路扶贫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全路81对公益性“慢火车”自2017年实现常态化开行以来,已覆盖全国21个省区市,经停530座车站,途经35个少数民族地区和104个原国家级贫困县市。从华北平原到西北边陲,从大别山区到秦巴腹地,从土家苗寨到雪域高原,公益性“慢火车”跨越深沟险壑,载着老少边地区群众驶入共同富裕的快车道。
从脱贫致富奔小康,到积极服务乡村振兴,镌刻时代烙印的公益性“慢火车”承载新的历史使命,继续朝着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奔跑。(苏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