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国家铁路货运量再创历史新高,货物发送量完成3.24亿吨,同比增加3410万吨、增长11.8%;日均装车17.3万车,同比增加1.94万车、增长12.7%。其中,电煤运量增长强劲,完成运量1.2亿吨,同比增长23%,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提供了可靠运输保障。
面对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比较频繁、势力总体偏强,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情况。随着我国北方地区进入供暖期,企业发电供热和居民取暖用煤需求进入高峰期,铁路部门自2020年11月以来,持续开展“冬煤保供”专项行动,实时了解各地需求并制定相应的运输方案,用心、用情、用力为各地“雪中送碳”,全力以赴保障企业和居民用煤需求,全力保障民生幸福。
“冬煤保供”持续发力,铁路用心开辟绿色运输“新通道”。众所周知,我国煤炭主产区集中在西北地区。山西、陕西、内蒙古是煤炭主产区,而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省份则是煤炭主要消费地。这就决定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长距离运输格局。铁路运载能力大,运输成本低,受天气、自然条件影响小,而且环保优势明显。随着“公转铁”的推进,铁路已成为煤炭运输的“主力军”。根据测算,铁路运输的能耗大概是公路运输的1/7,其污染物排放大约是公路运输的1/13,因此,加快“公转铁”构建绿色运输通道,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支撑。铁路部门时刻以用煤企业的需求为指挥棒,多举措保证煤炭运输多拉快跑,并且在煤炭运输过程中,全程实现盖篷布或者喷淋封闭运输,为实现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起到积极作用。
“冬煤保供”持续发力,铁路用情打造民生福祉“新水平”。为应对寒潮和战疫的双重挑战,1月份以来,国铁集团组织各单位加大煤炭特别是电煤运输组织力度,每日盯控掌握铁路直供电厂库存情况,对库存低于7天的电厂及时启动电煤应急保供机制,集中运力实施突击抢运,主要煤运通道运输实现整体上量,全国350家铁路直供电厂煤炭存煤可耗天数稳定在13天以上。这一数据的背后,是铁路部门精准调配运力,全力以赴满足人民群众取暖需求。
“冬煤保供”持续发力,铁路用力助推经济发展“新速度”。众所周知,煤炭是工业的粮食,一头连着上游的煤炭生产企业,一头连着下游的钢厂、电厂等基础工业企业,是感知经济脉动的重要途径,据报道,1月份以来,国铁集团进一步加强国际箱联运、敞顶箱直通、特种箱专用等组织,优化箱源调配,提高运用效率,稳步提升了集装箱装车水平,国家铁路集装箱日均装车完成3.5万车,同比增长42.6%;主动对接供需企业,签订煤炭产运需三方协议运量9.5亿吨,同比增加4440万吨、增长4.9%。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煤炭运输加速“动”起来,与其连接的上下游产业加速运转,无疑也为国内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铁路部门一直秉持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充分发挥运力优势,力解企业和居民燃“煤”之急,在人民需要时,集中自身优势力量,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好人民群众供暖及生活用电需求,极大地缓解了煤炭供应紧张局面,为持续寒冷的冬天送去了温暖。(普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