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或团圆节,是中国及一些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与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农历的七月十五称为中秋。此外,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提灯、赏菊花及饮酒等习俗。那么,2023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呢?
中秋节起源于哪一年
中秋节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如何庆祝中秋节
- 赏月:中秋节的传统活动之一,主要是为了表达对月亮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 吃月饼:中秋节期间的传统食品之一,象征着团圆和美满。
- 赏桂花:中秋节期间正是桂花盛开的好时节,赏桂花也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活动。
- 猜灯谜:中秋节期间还会有各种有趣的灯谜活动,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参加。
- 赛龙舟:主要是在南方的一些地方,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古代英雄屈原。
注意事项
在庆祝中秋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网友常见问题与解答
问题1: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答:中秋节吃月饼最初源自中国民间祭月的习俗,据说可以追溯到周代,是一种自然拜物教的表现。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嫦娥偷吃了不死灵丹投了月宫,也有种种传说如“朱元璋月饼起义”、“唐高祖推翻李渊称帝需要借助月饼之功”等等。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聚的象征,因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逐渐形成。最初的月饼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最传统的月饼是圆形的,寓意着团圆、美好。这也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
问题2: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
答:中秋节的习俗非常多样,包括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猜灯谜、赛龙舟等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赏月和吃月饼。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