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电商遍布各地,高铁不断在提速,但是在宁夏石嘴山市,一列有着50年历史的绿皮慢火车,仍然穿梭在贺兰山间,见证着这里的变迁,承载着不灭的贺兰山精神。
高铁时代的慢火车,似乎并不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虽然,只要开行就一定会亏损,但铁路部门依旧坚持在全国开行“81对”慢火车,因为它们撑起了偏远地区老百姓的出行梦,保证了人们的经商梦、求学梦、致富梦,将偏远山区的老百姓“一户不落、一个不少”的编织进了一同圆梦小康的美好画卷之中。
慢火车并不慢,作为大山深处的交通工具,站站都停,票价数十年不涨,极大的满足了偏远山区的老百姓的需求。如今,为了更好满足偏远山区老百姓的需求,一些慢火车还特意改造了车厢,为老百姓赶集提供方便。现如今,慢火车就像流动的毛细血管,为偏远地区的发展源源不断的带来了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为山区发展特色产业夯实了基础。
如果说,高铁是一日千里的速度,那始终坚持开行的慢火车,则是这个时代的温度。迈向下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公益慢火车上是满满的人间烟火气。人和猪羊一同乘坐在车厢里,让我们读懂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深刻内涵,也让我们读懂了坚守与责任。
一列列晃晃悠悠地慢火车,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为山区老百姓们搭建起了与外界沟通的桥梁,铺就了乡村振兴的“高速路”,见证了山区发展的巨变。在慢火车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山区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老百姓的餐桌。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餐桌,也给山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在一些地方,还特意根据慢火车打造假日旅游,让秀丽的风景、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红色资源有机融合在一起,成为了一条条旅游的精品路线。通过便捷地慢火车,老百姓的生活更有保证,笑脸中可以看见他们对如今生活的满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铁路部门坚持开行慢火车,为更多人们走出大山创造了机会,也让运输扶贫成为了可能。如今,大山深处人们的米袋子、菜篮子越来越丰盛,这正是时代发展所带来的美好遇见。滚滚车轮加速奔跑,为乡村振兴绘就了锦绣蓝图,鼓励着更多偏远地区老百姓用奋斗去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易璇)